close

標題:

關於西港島線

發問:

政府落實起西港島線,估計會在上環總站起條路軌,駁過去堅尼地城,定係會用荒廢已久的林士站,在上層月台起條路軌,穿番落下層的1號月台.. 更新: 我係想問係究竟西港島線,在上環站之後會點樣起,係好似將軍澳線咁樣,在上環站continue to 起條路軌過去,不過咁樣有個問題,2號月台(即係港島線往上環),同1號月台(即係往柴灣),係1牆之隔,往上環的列車,在過左上環站前少少,就停,轉過去往柴灣果條線,但係一起西港島線,會有一些工程,兩邊都要整條路軌,咁不如運用上層的林士站,果度有2條路軌,1條作為往堅尼地城,1條作為往柴灣之用,咁樣上環站下層2號月台的列車過左上環站,去上層的林士站 之後,就可以前進去堅尼地城,相反,去柴灣,一樣,過左林士站,用條新起的路軌,駁落去上環站1號月台,咁就得,又可以善用資源,又可以唔使用禁多錢啦,係唔係先.

最佳解答: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西港島線在地鐵計劃中一向為港島線的一部份。早於1960年代,港英政府委派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Freeman, Fox, Wilbur Smith & Associates)就香港交通未來發展進行研究。1967年9月,提議香港興建地底集體運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地下鐵路系統),當中包括港島線的雛形,其中港島線的車站,除現有的上環至柴灣外,還包括三個站:「西營盤」、「屈地」及「堅尼地」。 1970年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發表進一步的定線建議,當時堅尼地至北角路段一直被列入在第五期工程內,北角至柴灣碼頭則編至較後期工程。1976年,顧問公司亦發表《香港整體運輸研究》,當中落實港島線的可行興建辨法,當中主要是先興建堅尼地至北角段,並考慮以港島線取代香港電車為港島區主要交通工具。可是,直至1980年,香港政府正式批准興建港島線的上環街市至柴灣段,唯堅尼地至上環街市段基於地鐵嚴重出現虧損及人口老化而押後商議。 當港島線興建前後,地鐵公司的負債嚴重,唯有先暫停新支線工程,有待還清債務才進行新支線工程。香港政府有見及此,利用「地役權」預留沿線車站出入口,例如:西營盤站位於東邊街至修打蘭街之間的一段德輔道西地底,其中現時的港健醫療中心設有預留位;屈地站則位於嘉安街至山道之間的一段德輔道西地底,在創業商場及太平洋廣場內均設有預留位;堅尼地城站,車站位於卑路乍街和士美菲路交界一帶。可是有關預留位置一直空置多年,引起社會各界的很多猜測,例如:地質、客量、鬼魂和停建等。 2000年5月,政府運輸局(現稱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將西港島線和北港島綫納入港島線延線的範圍。 2002年,地鐵方面將西港島線和南港島綫一併納入港島線延線的研究範圍內。 2003年,地鐵建議指西港島線由延長到黃竹坑站,和南港島線的黃竹坑站交匯。 2004年5月28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通過動議,建議政府暫時擱置規劃中的西港島線和南港島線。 2005年方案 在2005年2月,地鐵公司在考慮過立法會議員及公眾對西港島線建議的意見後,完成分段興建的可行性研究及將有關的分段興建方案遞交政府審議。政府於2005年6月30日批准地鐵興建西港島線,西港島線將由現時港島線上環站向西伸延,途經西營盤、香港大學、並以堅尼地城為終點站。 地鐵由2005年至2006年初就西港島線的初步設計進行第一階段諮詢市民意見;第二階段於2006年初至年中進行,諮詢市民對西港島線修訂方案的意見。 地鐵預計西港島線最快可於2012年落成通車。 西港島線的三個車站,位置與1970年的車站位置有所不同: 西營盤站,位於西營盤正街/高街交界至第二街/東邊街交界一帶之地底,是島式月臺設計,設有4個出口(德輔道西、西湖里遊樂場、正街熟食中心及戴麟趾復康中心)。最新建議將需要拆掉西湖里的一些舊建築,正街熟食中心及戴麟趾復康中心; 大學站,位於山道以南附近地底,是兩層的側式月臺設計,月臺的設計已經考慮了南港島線的轉車流量。由於南港島線、西港島線的工程不是同步進行,將來南港島線月臺會在大學站西港島線月臺旁加建,成為兩層的跨月臺轉車站設計,設有5個出口(皇后大道西、山道、香港大學、薄扶林道及卑路乍街)。現為於皇后大道西/屈地街交界的公廁將被拆卸興建車站出入口。應未能使用原本的預留車站出入口; 堅尼地城站,位於現堅尼地城游泳池地底。原先計劃是使用科士街遊樂場地底,但為了保護石牆樹而更改選址,屆時泳池將會擇地重建。車站是島式月臺設計,設有5個出口(山市街 (上)、山市街 (下)、石山街、士美非路及科士街)。遷拆游泳池後將可能發展上蓋物業。 斜體字表示有關出口將以高速升降機連接。 定線亦比1970年的建議向南移,目的是減少工程對區內居民的滋擾。 2006年最後定案 根據地鐵公司於2006年8月30日提交的最後定案,與2005年方案的比較,重點如下: 放棄在原堅尼地城泳池位置發展堅尼地城站上蓋物業,改為建議加惠民道警察宿舍發展物業 位於石塘咀的車站落實稱為「大學站」 西營盤站新增奇靈里出口 堅尼地城站取消山市街出口 大學站落實不使用創業商場及太平洋廣場之出入口預留位置 + 希望可以幫到你

其他解答:

當然不是, 同一個站停兩次, 又有何善用資源可言? 其實每組類似路軌的情形都相若: 兩條路軌尾段其實並不是二合為一的, 只是有一個交叉位供換線用途. 兩個方法: 一是直行到整部車駛過交叉位, 反方向時斜駛, 換到另一條路軌. 二則是先斜行到另一條路軌, 到整部車駛過交叉位後反方向直駛. 這樣就可以換行. 所以要延長技術上不算甚麼難度. 九龍南線就是以一樣的方法興建中.|||||西港島線的三個車站,位置與1970年的車站位置有所不同: 西營盤站,位於西營盤正街/高街交界至第二街/東邊街交界一帶之地底,是島式月臺設計,設有4個出口(德輔道西、西湖里遊樂場、正街熟食中心及戴麟趾復康中心)。最新建議將需要拆掉西湖里的一些舊建築,正街熟食中心及戴麟趾復康中心;大學站,位於山道以南附近地底,是兩層的側式月臺設計,月臺的設計已經考慮了南港島線的轉車流量。由於南港島線、西港島線的工程不是同步進行,將來南港島線月臺會在大學站西港島線月臺旁加建,成為兩層的跨月臺轉車站設計,設有5個出口(皇后大道西、山道、香港大學、薄扶林道及卑路乍街)。現為於皇后大道西/屈地街交界的公廁將被拆卸興建車站出入口。應未能使用原本的預留車站出入口;堅尼地城站,位於現堅尼地城游泳池地底。原先計劃是使用科士街遊樂場地底,但為了保護石牆樹而更改選址,屆時泳池將會擇地重建。車站是島式月臺設計,設有5個出口(山市街 (上)、山市街 (下)、石山街、士美非路及科士街)。遷拆游泳池後將可能發展上蓋物業。定線亦比1970年的建議向南移,目的是減少工程對區內居民的滋擾。 根據地鐵公司於2006年8月30日提交的最後定案,與2005年方案的比較,重點如下: 放棄在原堅尼地城泳池位置發展堅尼地城站上蓋物業,改為建議加惠民道警察宿舍發展物業 位於石塘咀的車站落實稱為「大學站」 西營盤站新增奇靈里出口 堅尼地城站取消山市街出口 大學站落實不使用創業商場及太平洋廣場之出入口預留位置 newspaper posted last year... can it help u???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香港美食2017 的頭像
    香港美食2017

    香港美食2017

    香港美食2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