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如何令米埔達到可持續發展

發問:

如題 點樣可以令米埔達到可持續發展 地理功課 盡量具體 可以英文 thx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最佳解答:

米埔位於香港元朗區北面的一片濕地,亦是深圳河、山貝河及天水圍渠(流浮山河)的出海口,佔地約1,500公頃。於冬天時,米埔有不少來自中國北部及西伯利亞的候鳥在此過冬。 [編輯] 歷史 米埔從前是一個養殖蝦隻的地方,在濕地中使用基圍進行養殖。1950年韓戰爆發,當時的香港政府將包括米埔的香港邊境地區劃為禁區,限制了其發展之餘,米埔的自然生態環境一直都並無得到任何形式的保護。直到英國於1976年加入《濕地公約》(拉姆薩爾公約),其條款於1979年延伸至當時為殖民地的香港,同時香港政府將米埔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予以保護。1984年香港政府將米埔濕地交予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管理,並藉此推行環境保護及教育工作。。1995年米埔濕地正式根據國際濕地公約列為國際重要濕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米埔轉列為中國的國際重要濕地。 [編輯] 特色 米埔每年有超過60,000隻的水鳥過冬,候鳥品種包括勺咀鷸、小青腳鷸、半蹼鷸、灰尾鷸、黑嘴鷗及黑臉琵鷺。其中米埔錄得黑臉琵鷺的數目更佔全球總數的25%。這些候鳥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出現,有達30,000隻禽鳥同一時間棲身於米埔的泥灘,以作長途遷徙旅程的中途歇息之處。 此外,米埔也有許多野生生物在此定居,包括超過400類昆蟲、300類雀鳥、90種海洋無脊椎動物及50種蝴蝶。而米埔的潮間帶紅樹林適應當地海岸生長,並提供落葉給水生動物維生,而面積更為廣東省第1、中國第6。 而米埔的中心地區則保留了24個傳統基圍蝦塘,位於潮間區的淺水地帶。基圍蝦塘現時仍維持營運,成為華南地區僅存的同類作業。每年4月至10月是基圍蝦塘的作業期,蝦苗來自由后海灣沖入基圍的小蝦,以蝦塘內的浮游生物維生。到了每年11月至3月期間,基圍蝦塘會被輪流放乾,露出水面的泥濘及大量魚類,成為各種以捕食魚類為生的鳥類(包括蒼鷺、白鷺和黑臉琵鷺)的覓食和棲息地點。而這種獨特的養蝦方式有利於米埔的生態價值,對米埔的濕地資源有可持續發展,並充份利用米埔的天然生產能力。 [編輯] 面對問題 1990年代開始,由於深圳后海灣沿岸的工業發展,米埔濕地的生態或會受到損害。不過,到了1990年代後期,由於羅湖區的地產物業極之興旺,發展商意識到比鄰米埔的深圳灣濕地所提供的大自然景觀有助推高樓價,因此都積極保護當地的生態,以令深圳灣一帶能夠發展成為高尚住宅區。這一點對米埔無疑是有幫助,但由於蛇口工業區的污物仍然有機會漂流至米埔,所以當地的環境問題仍然未能忽視。 [編輯] 活動 米埔觀鳥賽在每年3月由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在米埔舉辦,是一個國際性的觀鳥賽事。參賽者為世界各地的觀鳥高手,是世界知名的頂級觀鳥賽事之一。 [編輯] 參觀方法 米埔屬於香港邊境禁區,並由香港政府授權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管理。參觀者須向基金會申請禁區通行證,通行證收費為每位100港元。 米埔每年約有40,000參觀人次,其中包括約10,000名學生。學生參觀項目於逢星期一至星期五舉行,費用由香港教育統籌局全數資助,而每年的中小學校參觀活動接近400個。於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米埔則開放給持有禁區通行證的公眾參觀,收費每位70港元。而參觀者須於三個月內預約參觀日期,名額相當有限,尤其是於候鳥出沒的高峰季節。 [編輯] 交通 米埔並沒有任何公共運輸工具直達。最接近的公共運輸工具是行經青山公路的九龍巴士路線76K,來往元朗西至粉嶺華明邨,但乘客於米埔村外的巴士站下車後要再沿担竿洲路步行前往。 前往米埔的人士可於 西鐵錦上路站或東鐵上水站轉乘的士前往。

其他解答:

沒有尊重知識產權, 沒有寫出information 的出處!!!!!!!!!
arrow
arrow

    香港美食2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