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

我要做專題,關於杜甫

發問:

我想要杜甫既資料,詳細d 仲有他既作品,我想要埋作品既年份(好重要!!) 我想要佢既個人資料,生平,地位and貢獻 請大家幫幫忙!!小弟不勝感銘! 更新: 我想大家可盡量俾我大約既時間年表 唔一定要準確... 但有大概既時間, 仲有,我想一些比較出名既詩加埋時間就更好啦 希望大家盡量幫手 同埋俾相關網站我

最佳解答: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杜甫 (712 - 770),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是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有稱杜工部。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 ,生於河南鞏縣。他自小好學,七歲便能作詩,二十歲後漫遊各地,於洛陽認識李白。杜甫客居長安十年,鬱鬱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 安史亂後,杜甫投奔肅宗,任左拾遺, 後因直諫被眨華州,759年棄官西行, 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四年期間,寫詩240餘首。 晚年曾在四川成都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不久又再過著流離顛沛的生活,漂泊于荆、湘,以舟為家。最後,當他攜家離開四川往投靠親戚,途中病卒於岳陽,享年五十八歲。著作有《杜少陵集》。 杜甫一生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憂國憂民情懷。 杜甫詩歌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窮絕工巧,感情真摯,平實雅談,描寫深刻,細膩感人 ,形象鮮明,杜甫詩中每一個字,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有「詩史」及「詩聖」的美譽。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or 杜甫,作為現實主義詩人的代表,他的詩歌廣泛地反映社會的真實面,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急劇變化,故有「詩史」之稱。在詩歌的藝術表現上,杜詩風格沉鬱頓挫,兼備各體,可謂集前人之大成,杜甫亦因而被尊為「詩聖」。本專題網站概括了杜詩的題材內容、風格特色與藝術成就,同時亦簡述了杜甫坎坷多難的一生,並試圖刻劃出杜甫憂時傷患、忠君愛國的士大夫形象。此外,我們會帶大家一起欣賞杜甫的著名詩篇,讓你細細咀嚼這些千古傳誦的詩句。 杜甫漂泊流離、坎坷多難的生平際遇,不僅無礙於其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反而使杜甫更接近人民,為黎民百姓的苦難大聲疾呼。而其出身於詩書世家的家世背景,亦為杜甫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杜甫深受儒家忠君愛國思想的影響,對國家民族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輔佐君主,救濟天下,重現堯舜時代的清明之治是其最大的政治抱負,然而,坎坷的人生和妎礙漁犮N,使長期志不能伸的杜甫,將滿腔的熱情抱負轉化為慷慨激昂的詩篇,因此我們大可以從杜甫的詩歌中去窺探、了解杜甫的思想與品格情懷。 杜甫的詩歌包涵了豐富多樣的題材,當中以反映時事、抨擊時弊的作品最為人所稱頌。在現存的一千四百多首杜詩中,有大量作品是揭露上層官僚的腐敗與反映安史之亂的動盪,這些作品對開元天寶期間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有著深刻細膩的描繪,這亦是杜詩之所以被譽為「詩史」的重要因素。 杜詩無論在思想內容上或在形式技巧的藝術表現上,均達到高度的藝術成就,更成為後人評詩、寫詩的尺量標準,杜甫亦因而被尊為「詩聖」。杜詩對後世的啟迪與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諸如發起新樂府運動的元稹、白居易,愛國詩人陸游、文天祥等人均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杜詩的影響。 當你對杜甫的個人及其詩歌風格有一定的概括認識後,你大可到杜詩賞析,細細咀嚼這些千古傳誦的杜甫詩歌。如果你想輕鬆一下,不妨玩玩遊戲,考考你對杜甫詩歌名句的認識。如果你還想動動腦筋的話,可以瀏覽反思版面,思考當中的問題,並發表你的個人意見。 or ''詩聖''杜甫 有這麼一個人,天涯流轉,到處飄泊。有這麼一個人,窮途潦倒,貧病交迫。這個人,把詩當做一生事業;這個人,把一生遭遇都寫成詩;而他那波折多難的一生,正是歷史沈鬱悲痛的一頁。他的詩,是時代的實錄,歷史的見證。我們因此稱他的詩作是「詩史」,也尊他為「詩聖」。他就是--杜甫。根據記載,杜甫生在唐睿宗先天元年,西元七一二年,卒於代宗大曆五年,西元七七0年,在這五十九年之間,正是大唐王朝由盛而衰,急劇變化,最多事的一個時期。杜甫生當這樣的亂世,飽經多次無情的戰火,感觸特別深刻。便憑著他特殊敏銳的洞察力和卓絕的才華,真實而全面的展現唐代安史之亂前後幾十年間的歷史面貌。根據杜甫壯遊詩的自述,他曾經在二十五歲左右就南遊吳越,達三、四年之久。 考試落榜之後,又北遊齊趙。過了七、八年「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這期間他很少寫詩,可以說是創作的準備階段。下面這首「望嶽」是現存的杜詩當中,年代比較早的一首,當時杜甫只有二十九歲,正在漫遊當中。在杜甫的生命中,「裘馬清狂」的日子,只發生在他的青年時代,中年以後,尤其是和李白分手之後,杜甫便開始步入徹底體驗人生的悲慘歲月。他的詩也隨著真正的生活閱歷以及時代的動盪不安,越寫越有血有淚,也越來越動人心魄。就像這樣的--月夜。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 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 雙照淚痕乾杜甫的詩號稱「詩史」,他是一個真正需要按年編詩的詩人,也是一個我們需要按年讀詩的詩人。在他的詩中,有相當完整的個人生活紀錄。大約從安史之亂的前夕到他病死兩湖之間,我們都可以在他的詩中,掌握到他的生活行蹤,瞭解他每一階段的生活和感情。是他奠定了日常生活詩歌的基礎,後來的詩人如唐朝的白居易、韋莊,及宋朝的蘇東坡等,都是踏杜甫的足跡,把生活寫進詩裡面。 像這首題做「月夜」的詩,就是杜甫深陷長安,望月思家的作品。那是天寶十五年的事情。當年六月,安史叛軍攻破潼關,杜甫帶著妻小逃到了陝西鄜州,寄居在羌村。七月,肅宗在寧夏靈武即位,杜甫便在八月動身,打算趕赴行在,為君王效命。不料啟程不久,就被叛軍捉住,押送到淪陷後的長安。而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寫成的。崢嶸赤雲西 日腳下平地柴門鳥雀噪 歸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 驚定還拭淚世亂遭飄盪 生還偶然逐鄰人滿牆頭 感嘆易歔欷夜闌更秉燭 相對如夢寐至德二年,西元七五七年,房琯罷相,杜甫上書為他辯解,觸怒肅宗,因此回鄉省親。羌村是杜甫當時家居之地,羌村之後,杜甫舉家遷往四川,在成都浣花溪畔築了一間草堂,這時的杜甫是「無官一生輕」。西元七六二年的秋天,成都發生亂事,杜甫只好暫時避往梓州。 到了七六四年的春天,亂世終告平定,於是杜甫又回到了浣花溪畔的住處。闊別草堂兩年,杜甫的喜悅之情不言可喻,於是寫下了這首詩。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窗舍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詩中一句寫一樣景物,表面看起來似乎各自獨立,其實組合起來是一幅完整的畫面,而貫穿全詩的便是詩人內心的喜悅情感。我們約略可以領會到,在他的住處,四周種了許多揚柳,到了春天,柳樹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在那青翠的柳蔭深處,有一對黃鸝鳥而正在合唱一首春天的頌歌,歌聲宛轉動聽。天空一碧如洗,成群的白鷺飛上青天,排成「一」字的行列。杜甫使用對仗的句法,首句寫近景,第二句寫遠景,詩中接連用了黃、翠、白、青幾個顏色字,加上黃鸝的鳴叫、白鷺的飛翔,真是寫得有「聲」有「色」,把春光的明媚全都給刻劃出來了。詩的後面兩句也運用了對仗的句法,第三句「窗寒西嶺千秋雪」寫遠景,第四句「門泊東吳萬里船」寫近景。就遠景來說,所謂西嶺是指四川松潘縣南的雪嶺。雪嶺上的積雪終年不化,所以說是「千秋雪」。 從杜甫草堂的窗戶望出去,正可以看到雪嶺上白雪皚皚的景色,想到這雪千年不消,不由得讓詩人興起天長地久的感觸。就近景來說,此刻門外正好有船停泊在那兒,詩人看到這種景象,想到這船是可以航行萬里往來東吳的,不由得又勾起了他東遊吳、越的豪興。所以他說這船是「東吳萬里船」。這兩句詩分別用了「千秋」和「萬里」兩個形容詞,把時間的悠久和空間的遼闊構成了強烈的對比,使人留下深刻的感受,並且藉此寫出了杜甫曠達的胸襟和器度。杜甫字子美,後人或稱他為少陵,那是因為他曾經居住在少陵;而他最後的官銜是工部員外郎,所以也有人稱他做杜工部。我們又稱他的詩集為「草堂」詩集,那是因為他曾經在成都浣溪邊築過一間草堂。杜甫一生東奔西跑,沒有過幾天好日子。但是他心中有愛,筆下有詩,他的真實人生雖然愁苦不堪,他的文學生命卻光芒萬丈。 作品: 佳 人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難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迴,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髮,采柏動盈掬。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鬞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 兵 車 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路哭,哭聲直上干雲宵。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戌邊。 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sorry!沒有作品既年份

其他解答: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生於中國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唐朝現實主義詩人。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又因為他搭草堂居住在長安城外的少陵,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 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一位詩人「杜牧」區別,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與杜牧是遠房宗親,同為晉朝滅孫吳的大將杜預之後裔。 [編輯] 生平 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杜甫外公為河南鞏義大官,杜甫自小好學,七歲便能作詩,二十歲後漫遊吳越,齊魯各地,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於洛陽認識李白。 杜甫35歲到長安應試,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獻賦,鬱鬱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安史之亂後,杜甫投奔唐肅宗,「麻鞋見天子」,任左拾遺,後因直諫被貶華州,759年棄官西行,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築茅屋而居。四年期間,寫詩240餘首。 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劍南節度使嚴武的幕下任節度參謀,並檢校工部員外郎。「武與甫世舊,待遇甚隆」(《舊唐書》〈文苑傳下·杜甫〉)。但不久嚴武病死,蜀中大亂,又不得不再過著流離顛沛的生活,漂泊於今天的四川省、湖北省和湖南省一帶,以舟為家。 唐大歷五年(770年)在從長沙到岳陽的湘江中的小船上,發病而死[1]。 一說杜甫人在耒陽,為洪水所困,十餘日未進食,後來耒陽聶縣令雇小船來接他,並且贈送許多牛肉、白酒款待,杜甫一夜食盡,竟大飽而死,終年五十九歲[2][3][4]。靈柩停厝在岳陽,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由其孫杜嗣業移葬於河南首陽山下。 現存1400多首,寫詩可分四個時期: [編輯] 求學早期 三十五歲以前。與李白、高適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有詩贈李白,云:「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又雲,「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堪稱快意。 [編輯] 困居長安時期 天寶五載至天寶十四載。杜甫「嘗困於衣食」,不得不出入貴族府邸,奔走獻賦,取得少許資助。這時期有《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後出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作品。 [編輯] 飄泊時期 肅宗上元元年(760年)至代宗大曆五年(770年)。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在成都叛變,杜甫流亡梓州、閬州。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名作。這時期寫詩千餘首,佔全部杜詩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後20多年的社會全貌。 杜甫詩集有60卷,早佚。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王洙輯有1405篇,編為18卷,題為《杜工部集》。錢謙益編有《箋註杜工部集》。楊倫說:「自六朝以來,樂府題率多模擬剽竊,陳陳相因,最為可厭。子美出而獨就當時所感觸,上憫國難,下痛民窮,隨意立題,盡脫去前人窠臼。」(《杜詩鏡銓》卷五) 杜甫有詩史之稱,最早見於晚唐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三》:「杜逢祿山之難,流雍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號為詩史。」到宋時成定論,但詩史之義各有各說。人有以史事注杜詩,認為杜詩為紀實的詩,可補史証史,故號詩史。此說只重史事之虛實真假,而輕詩的情感特性。有人以杜甫具史識史見,其筆法之森嚴,可媲美漢朝歷史學家司馬遷。而詩有評人評事者,皆可「不隱惡,不揚善」,故號詩史。此說可取。另一說是,子美之所以號詩史,因其悲天憫人,感時傷事。此說亦可取。 亦有人以「杜甫之詩,備於眾體」的角度言詩史。 [編輯] 成就與評價 杜甫一生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憂國憂民情懷。 杜甫詩歌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窮絕工巧,感情真摯,平實雅談,描寫深刻,細膩感人,形象鮮明。『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杜甫對後人的影響還有道德方面的。文天祥在獄中作了200首集杜甫五言詩,自序裡說:「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 清初文學家金聖嘆,把杜甫所作之詩,與屈原的《離騷》、莊周的《莊子》(南華經)、司馬遷的 《史記》、施耐庵的《水滸傳》、王實甫的《西廂記》,合稱「六才子書」。 1481年韓國將杜詩翻譯成韓文,叫《杜詩諺解》。美國現代詩人雷克斯羅斯認為杜甫所關心的是人跟人之間的愛,人跟人之間的寬容和同情。他又認為只有這種品格才能最後拯救我們這個世界,最後拯救世界的不是高科技,不是其他東西,就是人跟人之間的愛、寬容和同情。他又認為有這樣一種品格的杜甫,所孕育他的這樣一種文化,比孕育了《荷馬史詩》的希臘文化更加偉大。 [編輯] 名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偶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游龍門奉先寺》 語不驚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安得壯士輓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 ——《洗兵馬》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蜀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哀江頭》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佳人》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佳人》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貧交行》 炙手可熱勢絕倫 ——《麗人行》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夢李白二首》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後出塞五首》 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月夜憶舍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登樓》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四首》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旅夜書懷》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秋興八首》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秋興八首》 聞道長安似奕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 《秋興八首》 香稻啄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秋興八首》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詠懷古跡五首》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詠懷古跡五首》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詠懷古跡五首》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春望》 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此句後為毛澤東化用為「狂飆為我從天落」)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客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戲為六絕句》 2008-02-15 16:48:54 補充: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江南逢李龜年歧王齋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溪﹐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佳 人 杜 甫 杜甫 (712 - 770),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是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有稱杜工部。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 ,生於河南鞏縣。他自小好學,七歲便能作詩,二十歲後漫遊各地,於洛陽認識李白。杜甫客居長安十年,鬱鬱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 安史亂後,杜甫投奔肅宗,任左拾遺, 後因直諫被眨華州,759年棄官西行, 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四年期間,寫詩240餘首。 晚年曾在四川成都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不久又再過著流離顛沛的生活,漂泊于荆、湘,以舟為家。最後,當他攜家離開四川往投靠親戚,途中病卒於岳陽,享年五十八歲。著作有《杜少陵集》。 杜甫一生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憂國憂民情懷。 杜甫詩歌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窮絕工巧,感情真摯,平實雅談,描寫深刻,細膩感人 ,形象鮮明,杜甫詩中每一個字,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有「詩史」及「詩聖」的美譽。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月 夜 兵車行 夢李白(一) 夢李白(二) 天末懷李白 登 高 春 望 野 望 客 至 閣 夜 八陣圖 宿 府 詠懷古跡(一) 詠懷古跡(二) 詠懷古跡(三) 詠懷古跡(四) 詠懷古跡(五) 望 嶽
arrow
arrow

    香港美食2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