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茶餐廳同餐廳有何分別?

發問:

茶餐廳同餐廳有何分別?

最佳解答:

茶餐廳乜都有得食. 餐廳則多數係主打一種菜色啦. 如美國菜, 澳洲菜, 北京菜呀咁. 另外, 餐廳要收服務費 lor. 即係加一. 茶餐廳就唔使啦. 服務方面, 咁正常一間餐廳, 一定好 D 既. 侍應既制服亦較整齊. 餐具各樣都好 D la.

其他解答: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的食肆,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隨著香港人口的移動和香港文化的傳播,中國大陸、海外的唐人街亦開始出現茶餐廳。茶餐廳裏的一頓飯可能只需二十多港元 [編輯] 茶餐廳食品 茶餐廳一般會有以下各類食品: 飲品 紅豆冰,部份茶餐廳只會在夏天才供應咖啡(有即磨和沖劑) 黑咖啡: 香港人稱為「齋啡」或「飛砂走奶」,沒有加入砂糖和牛奶的咖啡 奶茶(絲襪奶茶): 茶餐廳必備港式飲品。以香、滑、濃為標準 鴛鴦: 咖啡加奶茶,香港獨創。根據中醫所說,咖啡燥熱,奶茶寒削。混合兩者,天衣無縫。 茶走: 絲襪奶茶,不加砂糖和淡奶,改加煉奶 好立克(俗稱「呵瀝」,取其英語名稱) 阿華田(俗稱「華田」) 阿華田紅豆冰 檸茶(檸檬加紅茶):港式檸茶必定有幾塊切片檸檬在杯中 檸水(檸檬加水) 檸樂(檸檬加可樂)、煲檸樂加薑 檸七(檸檬加七喜) 鹹檸七(鹹柑桔、檸檬加七喜) 檸啡(檸檬加咖啡): 香港獨創 檸賓(檸檬加利賓納): 香港獨創 檸蜜 菜蜜 汽水 牛奶:一般都給樽裝鮮牛奶,另外尚有巧克力味的樽裝朱古力牛奶(俗稱「朱奶」) 奶水:牛奶加水 滾水蛋:開水加生雞蛋 奶水蛋:煉奶加水加生雞蛋 牛肉茶:保衛爾牛肉茶 唂咕(朱古力) 杏仁霜 蓮子鴛鴦冰 紅豆冰 菠蘿冰 什果賓治 薄荷賓治 罐裝或樽裝汽水 鮮榨果汁 大部分飲品都可以加冰成凍飲,但要加收一至二元。 [編輯] 小食 各式多士:例如奶油多(煉奶+牛油多士)、奶醬多(煉奶+花生醬多士)、油占多(牛油+果醬多士)、鮮油多、西多士(法國吐司)等。 各式三明治: 例如:蛋治(雞蛋三明治)、腿蛋治(火腿雞蛋三明治)、牛治(碎牛肉三明治)、蛋牛治(雞蛋碎牛肉三明治)、公司治(Club Sandwidch)等。香港茶餐廳三文治和外國其他三文治最大的不同,是只會用方包製作,而且可以讓顧客選擇是否「飛邊」(去掉麵包的邊緣)、或加「烘底」(先把白麵包製成多士)。 蛋撻(牛油皮或酥皮) 各式麵包:例如餐包、菠蘿包(菠蘿即鳳梨,菠蘿包酥皮表層經烤烘後像菠蘿,故名)、菠蘿油(在菠蘿包內加入一片鮮牛油)、雞尾包 通心粉(通粉)、義大利粉(意粉)、麥皮等 沙爹牛肉包、叉燒餐包 豬扒包、葡式蛋撻、辣魚包(沙丁魚罐頭為餡的包) (流行於澳門)、?奶油豬仔包 [編輯] 早餐、午餐、快餐、常餐 茶餐廳的早餐,包括牛油餐包、煎蛋及港式奶茶在特定時間內供應的固定的餐單,通常會有A、B、C等數個選擇(詳看外部連結文章)。 早餐一般有煎雙蛋、通粉、餐包,也有速食麵或者三明治,附送咖啡或茶。 最經典早餐A餐單:牛油餐包、西煎雙蛋、火腿通粉、咖啡或茶。 午餐與早餐雷同。典型餐單有:牛油餐包、火腿奄列、叉燒湯意粉、咖啡或茶。和早餐不同的是只在午市(約上午11時至下午2時半)供應。 快餐一般只在午市供應。當有客人點菜時可以最快時間送到客人面前,是謂快餐。 一般快餐餐單上皆有最少一個選擇,但多數是碟頭飯(以一個盤子或大碟子盛著飯和菜),菜式多是預先製成,一般為香港常見的例如柱侯牛腩飯、咖喱雞飯等,或是附芡汁的肉扒飯,例如黑椒、洋蔥、茄汁、粟米(芡汁),牛、豬、雞扒、肉片飯等。一般附送熱飲品或汽水。快餐餐牌通常每日更換,亦有一些茶餐廳預先設定好一週的固定快餐餐牌,同一天也有兩款或以上的選擇。而且套餐內容和碟頭飯菜式其實亦甚有彈性, 顧客如果想以同等價錢的其他食物去替換套餐內的熱食, 多數茶餐廳都會接受。至於一些屬於芡汁加扒類的碟頭飯, 其芡汁及扒類均可自由配搭。 有些茶餐廳的快餐會附有餐湯。通常會有羅宋湯(稱為紅湯)或奶油湯(稱為白湯)任擇。有些茶餐廳更會有中式湯水(稱為例湯或者中湯),而中湯款式基本上每日轉換。 常餐一般無供應時間限制,即全日供應。餐單一般全年一樣。 下午茶餐一般以煎炸食品為主。炸雞髀(雞腿,一般寫為雞髀)、炸雞翼(雞翅)、西多士(全稱法蘭西多士)、炸薯條等。較豐富的多為一碗火腿煎蛋公仔麵附咖啡或茶。 個別茶餐廳還有「營養餐」。基本上餐單和早餐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是飲品一定是玻璃樽鮮奶或者朱古力奶,價錢比早餐貴。一般為全日供應。 大部份茶餐廳都會提供香腸、火腿、午餐肉及煎蛋等高熱量的食物作餸菜給顧客選擇,餐肉香腸飯、火腿煎雙蛋飯等一般都可在茶餐廳餐單上找到。雖然這些食物熱量過高不太健康,但仍不乏一些長期食客。 [編輯] 粉、麵、飯 茶餐廳多數會有各樣式各樣的碟頭飯、炒飯及炒粉、炒麵。如揚州炒飯、星洲炒米、肉絲炒麵、乾炒牛河、撈丁。不過,香港的茶餐廳並沒有「港式炒飯」或「香港炒飯」之類的菜色。 大部分的茶餐廳會有車仔麵、及各種速食麵等麵食。速食麵通常都是採用價錢較便宜的「頂好大光麵」,也有越來越多的茶餐廳會有日本品牌日清的出前一丁供應(可能需另加費,詳見下文)。除了「出前一丁」之外,速食麵在茶餐廳一般統稱為「公仔麵」。(此為香港南順食品之下的速食麵產品之一,不過因為廣為香港人所接受,大多數香港人也會將「食速食麵」說成「食公仔麵」) 部分的茶餐廳會有魚蛋粉、雲吞麵等潮式粉麵供應,這類茶餐廳的名字通常叫做「粉麵茶餐廳」。 [編輯] 粥、油條 部分茶餐廳會有提供各樣的粥和油條。 [編輯] 燒臘 部分燒味檔式茶餐廳,會有叉燒、燒肉、乳豬、燒鵝、燒鴨、白切雞、油雞(滷水雞)等燒臘供應。一般會佐以湯粉麵或者白米飯。伴以白米飯的稱作燒味飯或碟頭飯。 在現在的茶餐廳甚至一些酒樓供應的燒鵝通常為燒鴨,因為燒鵝比較貴,以燒鴨取代之。不過一般香港市民上酒樓或者茶餐廳還是慣常叫燒鵝。 [編輯] 座位與「搭枱」 一般茶餐廳的枱都會是四人方枱或者是六人至八人圓枱。也有些是二人枱。 一些茶餐廳會在枱面上放上透明玻璃。玻璃下會有餐牌。 座位一般都有椅背。主流的茶餐廳座位一般都是無椅背圓櫈。 部分茶餐廳會有廂座(香港人稱「卡位」),據說最先源自火車的卡座。由於坐卡位會有較多的私人空間,所以甚受顧客歡迎。但部份茶餐廳的卡位非常狹窄,四人座位平時最多只能坐二人。 絕大多數茶餐廳也需要「搭枱」,尤其是在午市最繁忙的時候。「搭枱」就是幾個不相識的人同坐一枱。通常茶餐廳侍應會安排客人坐位。 大部分茶餐廳在顧客坐好以後會先給客人每人一杯茶。這杯茶一般都是淡而無味,香港人通常都會將其用作清洗餐具之用。 餐具的提供一般有兩個方式。 一種是點菜後侍應會提供適用的餐具。例如吃碟頭扒飯會有刀叉和鐵匙,吃湯粉或炒粉麵會有筷子。 另一種是所有餐具都會預先用筒裝好放在枱上。筷子和刀叉匙羹會分開兩個筒裝好。 部分茶餐廳的衞生情況不太令人滿意。尤其是餐具(筷子和刀叉匙羹等)有時會殘留污跡,所以多數會在用餐前先用清茶洗餐具。 餐廳=restaurant...|||||茶餐廳是餐廳的一種.

  

arrow
arrow

    香港美食2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